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摩根证券
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
“本楼院大事小情都可以向我反映,解决矛盾纠纷、反映民情民意。”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昆仑路东社区所辖的17个小区门口,都挂着一张人大代表服务联络公示牌,城西区人大代表鞠洪海的职务、联系方式、联系地址以及上述这段话语就显示在这张公示牌上。
人大代表敢把个人身份、电话亮在辖区内,这在城西区乃至西宁市,都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大胆创新之举。“你要是真正走进小区楼院,走进居民家中,仔细了解问题所在,就会想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解决问题。”西宁雄瑞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城西区人大代表鞠洪海说出了挂公示牌的初心。
2022年,鞠洪海代表的服务联络公示牌挂起来了,一时间,辖区群众大事小情都找过来了。“我们同仁路58号院跟某医学院之间有一堵墙,把我们院子一楼挡得死死的,没采光、不通风……”电话那头,是城西区同仁路58号院居民白全岭,“我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人大代表,没想到他真能办成事。”
白全岭介绍通过人大代表服务联络公示牌联系到鞠洪海摩根证券,推动事情解决的来龙去脉。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说起这堵墙,同仁路58号院的一楼9户居民可是有话要说,“院里住的都是退休老职工,一楼住户多是老弱病残群体,普遍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老人们不敢呆在屋里,每天都带着小马扎,追着太阳满院子晒;夏天,大家不敢进屋,进屋了还得加衣服;房门一打开,家具发霉的味道扑鼻而来;家里不敢买10斤以上的面,过一阵面袋子就受潮了,一抓就是一团,就连5公斤的面,吃到最后也一捏一团……”其中的种种苦楚根本说不完。
“我当时去到居民家中,看到有些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很严重,走路都很费劲。”群众的苦恼,鞠洪海看在眼里,挂在心间。
“我牵头反映了十几年,都没能解决。”白全岭表示,十几年间,住户们写了情况说明,反映情况无果;专门找到该单位的领导反映问题,由于该单位院墙建在前,居民楼建在后,没有资金支持等因素,依旧未能解决;后续各种尝试解决的过程中,还惊动了公安方面,但问题依旧没能解决……
一堵墙,难住了。一方不断加固围墙,唯恐墙倒了;一方不断翘砖翘土,盼着墙倒塌。
这堵墙挡住了同仁路58号院一楼住户的采光摩根证券。受访者供图
“了解到情况后,我就带着代表证前往城西区城乡建设局反映问题,寻求解决办法,遗留问题确实不好解决,当时自己心里也没有底。”鞠洪海没想到,自己的代表证起了重要作用,建设局负责人还真把自己反映的问题当回事儿了,随后,在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的共同配合努力下,事情得以推进。
2024年6月,墙拆了,安装了新护栏,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了地板上,微风“挤进”窗缝晃动了门帘。“还修建了排水沟等配套设施,房间里通透了,我们院里的老人们还能多活两年呢。”白全岭笑着说。
现如今,护栏不挡阳光。受访者供图
家里漏水了、暖气不热了、下水管道堵了……鞠洪海遇到的事情大多是这样的小事小情,但在他看来,这些对政府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是天大的事情。
“辖区很多居民都留着鞠代表的手机号,都知道人大代表就在我们身边,给人大代表反映问题的渠道是畅通的,有事情找代表,管用!”白全岭赞不绝口。
鞠洪海回忆,2022年,公示牌刚挂起来时,电话很多,往往是去社区、楼院了解情况,再跑相关职能部门寻求解决办法,两三天时间就过去了,自己工作都顾不上。“还有人半夜打电话让我开小区门,我说我是人大代表,开门你得找物业。”鞠洪海笑着说。
鞠洪海不仅将自己的办公室设立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服务范围公示在17个小区,还积极融入西宁市的“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之中,先后接到并解决群众反映的单元楼公共区域漏水、小区外围停车场无人管理等问题60余件,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切实做好群众的“知心人”,当好群众的 “引领人”,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现在,很多原来不认识的居民都处成朋友了,晚上出去遛弯,大家都是老熟人。”从早些年的群众不知道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更不知道如何联系人大代表,到如今的群众与鞠洪海相识相熟,几声招呼、几句寒暄之间,邻里矛盾纠纷少了,基层更加和睦团结了。
昆东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西宁市开展“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以来,昆东社区的投诉量是最少的。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摩根证券,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和鲜活载体。近年来,青海省人大不断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力求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立法信息站、法治宣传站、民情收集站、群众服务站。
赢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